“双碳”目标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城市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要求。生活垃圾的低碳化处理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是加快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推动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对生活垃圾处理作出了明确规定。《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城市生活垃圾从产生、收集、清运到最终处理的整个过程中,均有着不容忽视的碳排放量形成,是城市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因此,加快城市生活垃圾的低碳化处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生活垃圾生产到处理的整个流程中蕴藏巨大的碳减排潜力。
目前,由于存在不合理、不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城市垃圾的产生量依然在快速增长。加强城市生活垃圾的低碳化处理,应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技术与政策路径,从源头减量化入手,减少厨余垃圾、纸张塑料类垃圾的产生,控制垃圾回收清运环节的碳排放,切实降低生活垃圾全生命周期中的碳排放量,才能更有助于推动城市生活的碳减排,推动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双碳”目标。
厨余垃圾通常占到城市生活垃圾的一半以上,且含有大量水分,是推动城市生活垃圾低碳化处理的前提环节和重要源头。如果生活垃圾混合到其他垃圾中,会严重影响后期处理效率,降低能源回收效率,增加处理过程中的碳排放。从源头上减少厨余垃圾,是减少城市生活垃圾碳排放的关键路径。首先,应当积极推广净菜进城,通过宣传引导、财政补贴、技术改进等手段,引导企业尽量在蔬菜生产地完成蔬菜分级、切削、清洗等工作,从源头上减少进城厨余垃圾数量。其次,应当建立企业责任制,明确蔬菜批发零售企业、食品加工企业、餐饮企业在厨余垃圾减量化方面的责任,对企业完成程度进行相应的奖惩,做到最大程度的垃圾就地处理,多方携手将厨余垃圾产生率压缩到最低。第三,在厨余垃圾重点企业推广厨余垃圾处理专用通道与设备,减少厨余垃圾水分,降低最终处理难度。第四,鼓励市民每次买菜控制总量,以够吃、吃好、不浪费为原则;鼓励市民落实光盘行动,注重健康养生,避免舌尖上的浪费,做好居民厨余垃圾专项回收。
废纸与塑料是城市生活垃圾中增长最快的部分,也是单位质量含碳量最高的垃圾类型。由于两者都是工业制成品,在其生产过程中也将产生大量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纸张塑料的快速增长,将对控制生活垃圾碳排放带来较大隐患。从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和使用环节出发,严控纸张塑料垃圾产生,是控制城市生活垃圾碳排放的长远之策。首先,应当建立生产者责任制,从产品设计层面出发,对产品设计生产企业制定相应的减量原则与目标,要求消费品与产品包装设计生产企业在产品设计上尽量减少纸张、塑料等包装品的使用,并要求包装设计尽量有利于回收利用。其次,减少塑料纸张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积极革新生产工艺,采用低碳化的生产流程,降低能耗。再次,降低纸张塑料制品使用过程中的垃圾产生,推动企事业单位实现无纸化办公,真正减少办公过程中的纸张使用;通过一次性餐具单独收费等政策,推动消费类企业及消费者降低一次性餐盘等纸质塑料产品使用;通过降低生产水费等方式,鼓励可降解的玉米塑料和生物制品使用推广。
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是减少城市环境污染、减少资源能源消耗、构建良好人居环境、推动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应科学引导居民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科学的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是循环化资源利用和末端低碳化处理的必要途径,可有效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降低碳排放。应加快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与回收的激励制度,鼓励更多企业参与到垃圾分类、回收运营及技术创新中来,提供上门分类等生活服务,实现垃圾回收全生命周期服务;建立针对城市居民的垃圾分类激励机制,引入和完善积分制,通过手机应用程序实现垃圾回收则可获得相应积分,激发市民参与分类、回收的热情和主动性;引进新型垃圾分类装备,如智能垃圾桶、智能感应播报系统、“破袋器”和自动分拣站等垃圾分类“利器”,帮助居民更便捷地实现垃圾分类。同时,建立严格的处罚机制,对于不按要求进行垃圾分类的行为,加强监督和惩罚力度。此外,加强生活垃圾分类、绿色低碳发展的教育和宣传,让绿色、低碳、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垃圾清运碳减排是垃圾处理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是连接垃圾分类回收和最终处理的重要枢纽。应推广新能源运输设备开发和使用,更换密闭式的垃圾运输车辆,切实降低运输户设备碳排放。提高垃圾中间运输效率,系统设计垃圾桶、密闭站、中转站安放位置,优化垃圾清运线路与清运方式,建立科学合理的城市垃圾清运系统。加强垃圾转运站的环境卫生治理,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的中转效率,鼓励垃圾回收清运企业利用大数据技术,提供线上预定、上门回收等新型垃圾清运服务项目,全面优化垃圾清运流程,促进垃圾清运环节实现绿色低碳化。
作为生活垃圾循环利用过程中最直接的碳排放环节,垃圾的分类程度、含水量、处理方式都会影响到最终处理的碳排放。应以创新城市垃圾最终处理方式为有力支撑,采用先进的、绿色低碳的处理技术和处理方式,加快淘汰传统简单填埋模式,以更加资源集约、绿色低碳、循环利用、生态环保的处理方式切实推动垃圾变废为宝,有效推动最终处理环节的循环再利用与低碳化处理。一方面,应合理规划,建立综合性的生活垃圾处理基地,统筹优化焚烧发电、卫生填埋、生物发酵等生活垃圾最终处理结构,早日实现城市垃圾零填埋,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增强垃圾处理设备的智能化水平,改进垃圾末端处理设备,提升垃圾末端处理效率。另一方面,应当提升垃圾焚烧发电效率和发酵制沼气效率,引入更适于分类后垃圾处理的厨余垃圾预处理、低热值垃圾焚烧等专用设备,利用垃圾热解、等离子处理等新型处理工艺,提升电力、沼气、热汽等能源产出效率,实现更智能、更高效的能量回收利用,推动传统能源替代,减少能源生产环节的碳排放量,推动城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第一作者系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城市问题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第二作者系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市情研究所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