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装修垃圾的管理与处置已成为城市治理的关键环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家庭装修频率增加,建筑垃圾也随之增多,成为影响居民区环境的突出问题。
其实,这一装修垃圾收运新模式的推行得益于区代表施菊丽的一条代表建议。静安区代表、临汾路街道汾西路261弄居民区党总支施菊丽是一名“小巷总理”,日常行走在小区里,她经常看到未能及时清运的建筑垃圾。在选民接待时,也多次收到居民对此类问题的反映。
在一次集中联系社区活动中,来访的陈老先生拉着施菊丽,来到了小区建筑垃圾堆放点。“一袋袋垃圾垒得像小山,清理时造成的扬尘污染和噪声让居民苦不堪言。”陈老先生无奈地摇摇头。
随后,施菊丽走访了周边居民区,发现老旧小区都存在此类共性问题,由于缺乏固定堆放点,一旦清运不及时会导致装修垃圾长时间堆放,甚至会因“破窗”效应,混入零星生活垃圾,严重影响小区管理和居住环境品质。
经过深入调研,施菊丽就进一步加强老旧小区建筑垃圾清运规范管理提出代表建议,包括加强清运公司管理,增加清运频次;积极探索建筑垃圾清运新模式,做到随报随清等方面。
与此同时,施菊丽的代表建议也得到了街道的大力支持,通过前期深入调研规划、社区共建共治、注重宣传教育、建立长效机制等举措,临汾路街道成功推行了符合辖区实际的装修垃圾专用回收箱收运新模式。
在装修垃圾收运新模式中,装修垃圾清运、处理的全过程如下:首先,业主装修前向物业办理装修登记手续,同时物业告知业主装修垃圾定时定点投放。业主将产生的装修垃圾,袋装或捆扎之后,投放至物业设置的专门堆放场所或公用的专用回收箱。然后物业根据投放量预约收运企业到点,收运企业按预约信息到点收集,并开展无尘密闭运输,最后运输到绿化市容部门或政府、街道指定的场所。
临汾路街道的装修垃圾收运新模式不仅提高了装修垃圾收运效率,也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做到了分类投放、统一收运和集中处理,实现了装修垃圾不落地,改善了社区环境;街道还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明确了责任人和维护周期,确保箱体的正常使用和长期效益;同时还加强了对清运公司的监管和考核,确保垃圾收运的及时性和规范性。
清运密闭没有扬尘,此前的噪声困扰也随之消失,陈老先生告诉施菊丽,居民对于装修垃圾的抱怨几乎没有了,小区环境卫生也明显改善。
2023年,临汾路街道已在10个居住区成功推行这一新模式。2024年,剩余16个居住区也完成了装修垃圾回收箱落地工作,在全区范围内率先实现了装修垃圾回收箱模式全覆盖,并逐步在全区推广应用。“垃圾收运关乎‘美丽静安’建设,我将继续发挥代表作用,推动老旧小区环境品质进一步提升,增强居民群众幸福感。”施菊丽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