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卢成汉 通讯员 肖莉 冯夏雪 陈卓 李莹 李军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卢成汉
为100万户居民免费安装户内燃气安全设施,改扩建150座城镇公厕,建成日处理2万吨各类生活垃圾终端,拔掉150条道路上影响居民出行的马路牙子,设置1.2万处共享单车电子围栏……2024年,武汉市继续坚持以人为本、全周期、精细化管理理念,积极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要求,紧盯“环境品质国内一流”目标,高标准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打造洁净、韧性、智慧城市,进一步增强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武汉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武汉紧盯“环境品质国内一流”目标,全面推行环卫精细化保洁。为此,该市制定城市道路清扫保洁等级标准,开展“深度保洁”,让路面见本色、设施见底色。
全面推进环卫装备提档升级。通过实行市级补助、组织洽谈议价,推动各区增配各类环卫车辆2896台,其中“四小”新能源车超过1800辆。
武汉经开区港口一路是知名的餐饮一条街,但无论是店门口,还是人字沟,都看不到油渍。该区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说,这得益于使用了带加热功能的小型高压清洗车。
4月17日,极目新闻记者现场看到,环卫工李玉兰正使用新型“水”清洗车冲洗人字沟。“发现路面有油污,撒上碱水,再用最高水温80℃的高温水枪冲洗,效果非常好。”李玉兰说。
如今,武汉城市道路保洁,进入了机械化清扫为主、人工为辅的时代,机械化清扫覆盖率、洁净率均要求达到90%以上。骑电动三轮车巡回保洁的环卫工越来越多,他们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而城市的洁净率却大大提升。
为更加规范建筑垃圾收运、消纳及综合利用,根据《武汉市建筑废弃物分类处置及资源化利用规划(2024-2035年)》,武汉将建设4处建筑弃土集中消纳场,改建扩建4座装修垃圾处置厂。
按照“最方便”“最美观”要求,加快推进公共厕所建设,进一步优化全市公厕布局,推动单位内设厕所对外开放。在如厕需求大的区域改扩建城镇公厕150座,完成300座公厕适老化、适幼化改造,对城市主次干道、车站、旅游景点等公共场所公厕落实配套无障碍设施。提升公厕管理标准,城镇公厕洁净达标率保持98%以上。
实施300处背街小巷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市民身边环境。持续推进100处以上空置地块环境提升,美化城市街角空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打造75处美丽街区(城市客厅),塑造亮点纷呈、环境优美的城市地标。
今年武汉实施垃圾分类全面攻坚行动,加快构建与超大城市相适应的生活垃圾分类治理体系。全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参与率分别要达到98%、95%以上,回收利用率达40%以上,资源化利用率达70%以上,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创新分类模式,推行街道(乡镇)主责、物业管理主导、服务外包补充的垃圾分类模式,物业小区实行“物业主导+桶边引导”,老旧小区实行“社区主导+居民自治”,有条件的小区实行智慧分类。
建成分类收集设施1500个,改造收集转运站50个,满足分类转运要求。推进2万个垃圾分类投放点微改造,因地制宜推行撤桶并点,亭棚式分类投放点达到100%。
全市每个区至少建设一座大件垃圾拆解站,有条件的小区至少建设一处装修垃圾和大件垃圾集中暂存点。通过便民、利民、惠民分类设施建设和创新服务手段,让广大市民会分、易分、愿分。
增配厨余垃圾分类收运车辆,提高分类收运能力。强化末端处置,持续推进生活垃圾末端处置项目建设,生活垃圾处置总能力达到20600吨/天。
记者了解到,武汉环投集团千子山循环经济产业园,已经形成年处理生活垃圾、厨余垃圾、建筑垃圾、医废垃圾、污泥、危废等6大类垃圾200万吨的能力。目前,该公司正在加紧建设新洲循环经济产业园。
聚焦风险防控,筑牢安全防线。武汉今年将开展“燃气本质安全提升年”行动,加快建设天然气“一张网”,给桥梁隧道进行体检等。
为此,该市将更新改造老旧燃气管网450公里,安装户内安全设施100万户,持续推进瓶装气闭环管理,推动完成3.5万户“瓶改管(电)”改造;新建燃气管网300公里以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现中心城区“水电气共享营业厅”全覆盖;完善燃气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打造“30分钟”应急响应救援体系。
落实常态化道路、桥隧巡查维护,实现822座城市桥隧检测全覆盖。完成杨春湖立交等12座桥梁匝道抗倾覆整治工程;加快推进新武黄立交钢箱梁病害维修工程、武汉市野芷-青菱高架桥桥墩加固工程;加强城市桥隧环境综合治理,推进城市桥梁护栏改造和城市桥梁立面环境整治,组织开展重点桥梁管线整治工作。
此外,出台主城区桥下空间利用规划,开展桥下空间整治利用,提升桥下空间综合环境品质。优化道桥隧智能监管“一个平台”,完成道路养护功能开发及运用,实现道桥隧管养一体化,督促各管养单位有效应用智慧桥隧管理系统,完善城市道桥隧病害问题处置全流程闭环管理,实现智慧桥梁在线条颠簸马路牙子“拔牙”
武汉150条城市道路上,有不少高2厘米至10厘米左右的马路牙子,给骑行、坐轮椅的市民带来不便。
今年,武汉市、城乡建设、水务等部门,将携手对马路牙子进行改造,全部实现“零高差”,方便市民出行。
同时,部门还将修复人行道20万平方米以上,更新井盖4万个以上,提升通行品质。加强“城市家具”维护管理,清理整治废桩、废线、废杆、废亭等影响安全、环境、出行的顽固问题。
对60条道路的箱柜进行美化,对200条道路的架空管线进行规范捆扎。开展道路设施病害排查整治,建立抢修快处机制。实施占道挖掘精细化管理,配合编制2024年城市地下管线建设项目计划。
提升市容景观秩序,加大违法占道整治。严格执行主干道严禁要求,推进500处特色街区、早夜市外摆点位规范管理。强化共享单车管理,实施共享单车减量、规范停放,设置共享单车停放点位电子围栏1.2万处。
强化违建治理,全面控管新交付小区、别墅区内私搭乱建行为。推广应用查违平台,提升控查违“智治”水平。深化拆违攻坚,集中整治一批严重影响安全、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建设,处置历史存量违建不少于150万平方米。
加强油烟噪声执法,对100家油烟污染扰民的餐饮单位进行督办,解决一批严重污染环境、群众反复投诉的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