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莞市常平镇切实办好生活垃圾分类这项民生实事,升级分类设施设备,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宣讲,多举措推进垃圾分类走深走实。如何让生活垃圾分类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近日,记者从常平分局获悉,常平通过打造主题公园,让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
6月1日上午,常平镇垃圾分类主题公园暨厨余处理示范基地正式启用,镇党委罗成基,镇垃圾分类办主任、分局局长胡继东,各示范村(社区)办主任、镇垃圾分类办全体工作人员、东莞市通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以及板石小学师生代表等参加了当天举行的启用仪式。
活动现场,胡继东介绍垃圾分类主题公园及厨余处理示范基地的基本情况,要求各成员单位、村(社区),充分利用主题公园及厨余处理示范基地这个平台,将垃圾分类知识以寓教于乐、寄学于景的方式予以呈现和推广,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垃圾分类。
罗成基强调,镇垃圾分类办要不断完善各工作环节,敢于探索创新,善于总结经验,努力打造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城乡一体化样板和可复制、可推广的常平模式,助力“无废城市”建设,为常平加快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启用仪式上,罗成基一行共同为常平镇厨余处理示范基地揭牌。随后,学生们实地参观了常平镇垃圾分类主题公园和厨余处理示范基地,近距离观看厨余垃圾处理过程,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并在种植体验区体验施肥、浇水等。
学生们纷纷表示,活动让他们学到许多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今后将坚定做垃圾分类的先行者,并带动身边的亲人和朋友一起践行垃圾分类。
据悉,垃圾分类主题公园和厨余处理示范基地位于常平农业科普园,设置了垃圾分类主题宣教走廊、厨余处理演示馆、种植体验区以及垃圾分类互动设施,集垃圾分类科普教育、厨余处理、都市农业、环保教育、自然观光等多功能于一体,旨在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强化环保意识、培养分类习惯的教育基地。
其中,厨余处理演示馆配备了一台小型厨余处理机(日处理能力为100kg),让市民可近距离观看厨余垃圾处理过程,了解厨余垃圾如何转变为肥料,实现“变废为宝”。厨余蔬果种植基地目前开发约3亩农地,将通过“分类——收集——处理——利用——成果分享”,让市民见证有机循环过程,使垃圾分类“看得见、摸得着”,激发广大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儿童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