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1 日,省政府印发《山东省工业母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7 年)》,实施“1131”突破工程,即“一群一高三核一体系”突破工程,将枣庄列为“三核”之一。
机床是“工业母机”,枣庄机床产业主要集中在滕州市。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的滕州机床产业,至今已有70余年的发展史,是全国中小机床重要的研发生产制造基地和我省重点打造的高端数控机床基地。被誉为“中国中小机床之都”的滕州市,正走在高质量发展的升级之路上,成为了“1131”突破工程实施的强大助力。
“这款操作面板是我们的发家产品。”山森数控公司创新工作室主任孙强向记者介绍道。2001年,创业初期的滕州市山森数控设备厂,凭借自主开发的数控机床操作面板打响名号,在业内闯出了一片天。
做他人所未做,将已有产品改进提升,是山森数控公司的总结出的发展之道。孙强介绍道:“像安全门开关,最初是德国产品,国内没有企业在做。2012年时我们引进仿制,了解构造后转为自主研发改造。现在,我们这款产品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国外产品,原本几千元的价格变成了现在的300元。”。
山森数控公司始终以产品创新为引领,每年拿出销售收入的9%以上投入到研发中,促进产品迭代更新。“很多企业模仿我们制作操作面板,但我们每年都会更新产品,没有被他们超越。”孙强自豪地说道。山森数控公司目前申请国际发明专利3项,国内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等其他专利100余项。“我们新研发的电子车床,用电气结构取代了普通机床的机械机构,今年已经开始小批量生产,在各大展会上亮相,不久就会大规模生产。”
努力提高自家产品的技术含量,是滕州中小机床企业达成的共识。“刚起步时,我们生产的小型机床由于技术含量较低,价格最高也不过几万元。现在,我们已经能够生产价值过千万元的新型机床。”山东威达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电气技术部部长王亮感慨地说道。现在,威达重工投资3亿元新上高速精密数控机床建设、基于工业云的智能制造和数字化工厂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产品远销欧美、非洲、东南亚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王亮介绍说:“现在我们专注于打好研发基础,提高技术含量。以研发创新为根基,形成产业‘护城河’。想要脱离下游竞争圈,继续往上走,必须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创新不止,威达重工成功入选省“十强”产业集群领军企业,并上榜全国机床行业30强、全国机床出口10强,连续3年荣获国家机床行业最高奖“春燕奖”。
“2017年,我们通过ERP系统将生产与物料环节连接在一起,在系统内查询相关信息。2022年MES系统投入使用,除生产与物料,销售、财务和人事也纳入到信息化系统,不仅可以清晰查看生产信息,对我们的工资绩效审查也有帮助。”在孙强的介绍中,记者了解到,滕州大部分机床企业都在进行“智转数改”。
“42件,37件,你看,这些都是我们客户的加工机床自动化车间运行情况。”清峦福兴集团董事长黄传清,一边查看身旁的屏幕,一边介绍道。
清峦福兴集团通过借鉴互联网汽车发展模式,在全国机床届首创了“软件+硬件+互联网营销”发展模式,通过软件的加持,其开发的智联机床可以实现远程控制、批量控制、实时监控等功能。
早在2017年,清峦福兴集团就开始了数字化搭建,实现了设备的数控化到智能化的转变。公司被认定为省级智能工厂,智能互联网五轴机床VMC320U入选“山东制造·齐鲁精品”,“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示教器终端系统的场景应用”入选省智能制造领域应用场景。
“加工件数,报警情况,这些我们都可以通过自主研发的‘清峦云’系统全程连接,实时监测。一旦出现问题,我们可以在线上立刻向客户反映。”黄传清说道。
威达重工运用“5G+”技术,实现智造岛集成式生产、AGV无人配送,可带动全市300余家上下游配套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减碳化方向转型升级。“以前6台机器、6道工序的工作量,现在一个技术工就能搞定整个生产线。”王亮介绍时,他身旁的“鲁班云”大数据平台大屏幕,分门别类地显示着机台的各项生产数据。
山东华数公司开发的“鲁班云”数控机床装调运维服务公共平台,支撑起滕州机床企业向“互联网+”、“智能+”转型升级。鲁班云平台目前服务全省超过40家企业,注册近4000台设备。
目前,滕州市正着力搭建“科创企业孵化器”平台,依托互联网基地“墨子云谷”,引入中信云网、华数鲁班云、华为云等知名互联网企业,推动110家机床企业“智改数转”、乘“云”而上,通过大数据平台和智联数控系统打造“云上车间”。
滕州中小数控机床产业集群规划面积22.5平方公里,从业人员5万余人,2022 年销售收入300亿元,利润24亿元,税收10.5亿元。产品涵盖柔性加工单元、立(卧)式、龙门加工中心、数控车床、数控铣床、锯床、液压机及摇臂钻床、精密铸造等10余大类。形成了“龙头企业做品牌、相关企业做配套”的集群化发展格局。
“这样的产业链,使我们的生产过程与产品质量更加稳定,物流成本降低,生产效率也得到了提升,让我们可以投入更多精力在产品的研发优化上。有利于企业之间互动发展,共同提升。”山东普鲁特机床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华清介绍道。记者注意到,普鲁特机床加工中心生产线上,所使用的便是山森数控生产的数控机床操作面板。
“产业链的形成,缩小了配套件的物料半径,生产成本随之降低,产业链的整体生产质量也提高了。”黄传清坦言。
滕州市不断创新招引方式,优化产业配套,构建形成“链主企业做品牌、中小企业做配套、微型企业做服务”全链条协同发展的良好产业生态。“作为‘链主’,我们的物料需求大,对产业链的拉动效力也大。自身的部件开发配套对地区产业链的‘补链强链’起到了推动作用。”王亮说道。
滕州市围绕铸造、钣金等机床生产的关键环节、关键零部件进行全链条配套,品种覆盖率超70%,本地配套率达80%,初步形成了以威达重工、山森数控等“链主”企业为龙头,永乐机械、鑫典精密等38家铸造企业为骨干,万通主轴、台海钣金等150余家配套企业为支撑的机床产业集群供应链,基本实现产业链闭环发展。
目前,滕州市累计开展机床产业链专题招商37次,新签约总投资过亿元项目11个,新开工项目12个。其中,威达重工、智邦科技有限公司、西班牙伊巴米亚共同出资兴建的国际高端数控机床五轴加工中心项目,为滕州机床产业发展史上投资强度最大、技术创新水平最高、辐射带动能力最强的机床项目。项目建成达产后,将有力推动滕州由“中国中小机床之都”向“世界中小机床之都”蝶变跃升。
“无论是在,还是在优惠政策上,我们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照顾。我们的老产区需要办理不动产证,有关部门帮我们处理了用地的历史遗留问题,手续很快就办完了。”孙强笑着说道。
这并非个例,滕州市围绕服务和促进产业链发展,主动作为,靠前服务,为产业链发展保驾护航。黄传清说:“在大型车铣复合领域,南方企业厂房较小,产量较低。我们的产能位于全国前列,需要大面积用地,在涉及厂房用地时,街道政府以最快速度,不到一个月就办理完了所有手续。”
滕州市开展“一企一策”帮扶,成立高端装备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建立完善“链长+链主+联盟”产业专班推进机制,建立个性化、精准化、常态化的“一企一策”帮促体系和“企呼政应、接诉即办”诉求解决机制,为企业纾难解困,累计解决机床产业涉及的土地、融资等问题115件,积极落实惠企政策32条。“帮扶领导向我们及时反映问题,让我们得以专心致志搞生产,一心一意搞研发。”黄传清说道。
除此之外,滕州市构建完整的金融服务平台。设立5亿元技改基金、5亿元高端装备产业基金和2亿元产业发展基金。
按照《滕州市高端装备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墨子科创园产业规划》,先后建设了滕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工业区、机械制造工业园、墨子科创园等发展载体,形成了基地化、园区化、一体化、集群化发展格局。
记者了解到,滕州市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机床研究所等31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成立了滕州市人才创新驱动中心、北理工鲁南研究院等6个公共研发服务平台。柔性引进姚建铨院士等高层次人才70余人、产业化项目20余个。依托枣庄科技职业学院等高职院校,每年为机床装备企业订单式培养中高级技工3000余人,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储备。
“下一步,我市将以‘1131’突破工程为契机,抢抓枣庄作为‘三核’之一的机遇,立足我市工业母机产业发展实际,深入实施创新攻关突破行动、链式发展跃升行动、应用深度拓展行动、产业集群提质行动、创新体系建设行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等六大行动,加速推进我市工业母机产业扩规模、提质量、上台阶。”枣庄市工业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张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