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就生活在川黔铁路边的伍兴宇,听着火车的笛声长大,现在是贵阳工务段遵义北线路车间副主任。他依然记得,当年川黔铁路上的火车常常吐着黑烟,晃晃悠悠吃力地沿着大山中的线路爬行,仿佛一辆破旧的老爷车。
川黔铁路这条曾承载着四川、重庆人民出海希望的交通要道,早在清宣统三年(1911年)就着手建设,历经清政府、北洋军阀和国民政府3个历史时期,38年悬而未成。1956年4月,川黔铁路开工建设,分南北两段修建,全长423.6公里,于1965年7月8日建成通车。
1996年,20岁出头的伍兴宇参加工作,来到群山环抱的川黔铁路艾田线路工区,成为一名养路工。“不要怕吃苦,多学业务。”这是刚上班时当过养路工的父亲对他的嘱咐。那时工区人多,大家干活全凭手中一把八斤半重的铁捣镐,可以说是“刀耕火种”。
“川黔铁路进入贵州后因地势起伏、地质复杂,桥隧众多,桥隧总长占线%,这给线路维修保养工作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难度。”伍兴宇说。
每天捣固枕木60头,一天下来腰酸背痛,手上满是血泡。“那时,一顿饭吃5个二两的馒头是常事。”艾田虽距遵义仅50公里,但要回一次家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年,工区一些职工想方设法要调回遵义,伍兴宇却留了下来。
1999年,工作才3年的伍兴宇被任命为班长;2002年,伍兴宇被任命为工长。“只有不断提高技术业务水平,才能确保线路质量。”每次进行线路检查后,检测图纸一到手,他都认真分析波形图,找准病害的准确地点,接着就是线路整治。“线路基础不好,整治是工区的家常便饭,但常常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伍兴宇说。
当年,伍兴宇和同事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钢轨由12.5米的P50型换成P60型长轨条,木枕慢慢更换为水泥枕。那时,小型液压捣固机刚刚出现,线路工们开始丢掉手中的铁捣镐。没过几年,集中使用小型液压捣固机的工队应势而生,受到了沿线年后,川黔铁路上的木枕慢慢被更换为水泥枕,钢轨由P50型变成P60型,小型液压捣固机也逐步被手持式“小蜜蜂”“眼镜蛇”“威克”捣固机替代。这些养路机械个头小、作业效率高,一台机器顶3个壮小伙子,养路工们终于彻底扔掉了笨重的铁捣镐。从2016年开始,大型机械捣固车开进工务段,线路养护进入了新时代。大型机械捣固车1小时的工作量,需要10名养护工干3个月。
川黔铁路通车50多年来,平均每天通过的列车超过75列,是西南铁路网中运输极其繁忙的一条单线铁路。川黔铁路每天运送旅客4万多人次、货物8万多吨,极大地推动了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如今,川黔铁路沿线建起了中国最大的复合肥生产基地、中国三大磷矿之一的开阳磷矿和年产电解铝23万吨的贵州铝厂。改革开放40年来,依托铁路,贵州奠定了资源大省的地位。
时代飞速发展,铁路建设日新月异。渝贵铁路2012年11月开工建设,2018年1月建成通车。这条设计时速为200公里的新建铁路,有桥梁209座、隧道115座,日均旅客列车输送能力超过80对。
黄尹,今年28岁,遵义车务段职工,是渝贵铁路遵义南站客运“掌门人”,对川黔铁路和渝贵铁路的客运变化感受颇深:“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旅客出行更多的是关心是否走得了。而现在,旅客追求的是不仅要走得了,还要走得好。”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客的出行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另一方面,铁路所提供的服务正在更好地满足旅客的出行需要。现在,“一票难求”的情况几乎不再有。
38岁的李朝甫,在川黔铁路桐梓、大河坝站担任过助理值班员,现在是渝贵铁路桐梓东站应急值守人员。“从川黔铁路到渝贵铁路,从最早的6502电气集中联锁设备到如今的CTC调度集中控制系统,行车设备越来越智能化,安全控制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都在快速提升。”李朝甫说。
以前在桐梓站时,李朝甫每天要接发旅客列车和货物列车,还要负责车站的调车作业,工作十分繁忙。现在高铁站实行调度集中控制后,主要依靠调度集中统一指挥和行车设备就能保障安全,只有在设备发生故障、施工及维修作业等特殊时段才进行人工作业,工作量大大减少了。但他没有松懈,他知道,“变化就是风险”,唯有自身业务技能过硬,熟练掌握新设备性能,才能确保安全“万无一失”。